本网讯(记者 樊一眉 叶莹)2025年暑期,我院入团积极分子们组建“青年先行实践团”,积极响应号召,聚焦绿色环保、非遗传承、社区服务与红色教育等多个领域,结合专业所学,深入开展了形式多样、内容充实的社会实践活动,展现出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与知行合一的扎实作风。以下是部分积极分子的实践事迹摘要:
一、青年学子践行绿色环保:技术赋能,让环保更高效
成员张盈盈同学积极参与“绿色发展践行者”主题实践。在为期三天的志愿服务中,她不仅投身植树护绿与垃圾清理一线,更发挥软件工程专业优势,着力以技术手段提升环保活动效率。
入团积极分子深入一线进行垃圾清理(张盈盈提供)
通过实地参与,她发现活动信息分散、参与反馈机制缺失等问题。据此,她设计并发放问卷,收集50余份同学意见,明确了信息聚合与参与记录等需求。随后,她与同伴协作开发了涵盖活动通知、个人环保档案及树木养护动态的原型页面,初步实现环保志愿服务数字化管理的功能雏形。
二、一针一线绣岭南,青年学子传承广绣非遗之美
王锶柠同学走进南村文化中心与伦文叙纪念广场状元府,开展为期两天的广绣非遗传承社会实践。她从起步针法学起,反复练习力道与针脚,逐步掌握“二分之一填补法”实现绣面色彩自然过渡,切身感受到广绣技艺的精细与文化厚度。
王锶柠同学认真学习广绣(王锶柠提供)
实践过程中,她不仅完成了自己的绣品,还主动参与义卖宣传,向公众介绍广绣历史与工艺,实现了从“体验者”到“传播者”的角色拓展。她表示,作为大数据专业学生,此次跨领域实践增强了她对传统文化的情感认同,也为其探索技术助力非遗传播带来了新启发。
三、青年探访红色印记,南洋机工精神薪火相传
彭振珉同学利用暑期返乡之机,在云南瑞丽开展以“家乡发展中的青年责任”为主题的社会实践。他重点走访南洋华侨机工回国抗日纪念馆,通过史料参观和工作人员访谈,系统了解了南侨机工支援抗战的光辉事迹,深刻体悟其“舍家为国、专业报效”的崇高精神。
入团积极分子参观学习红色历史(彭振珉提供)
此外,他还积极参与社区登革热防治宣传与积水清理等志愿服务,践行青年担当。彭振珉表示,此次实践深化了他对家乡红色历史与发展现实的理解,也坚定其以专业能力服务社会、回报家乡的决心。
此次暑期实践,不仅是同学们将专业所学与社会需求深度融合的“练兵场”,更是大家在服务中锤炼品格、在体验中坚定信仰的“成长课”。未来,计算机工程学院/大数据学院将持续搭建实践育人平台,引导更多青年学子将专业所学融入时代所需,在身体力行中增长才干、锤炼信念,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青春智慧与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