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记者 许桂铃) 7月13日至15日,学院“e”兴领航实践团在耘曦生态基地开展了一系列富有成效的实地调研及实践活动。实践团紧扣乡村振兴战略目标,以科技赋能农业,知识助力发展,为乡村发展注入了青春活力。
亲身体验农耕,构建标准化种植模型
实践团来到耘曦生态基地开展实地调研,亲身参与了黄瓜、玉米的种植、采摘以及苦瓜地覆膜等农业劳作。在实践过程中,成员们深切感受到传统灌溉方式存在的不足,进而从作物生长环境、土壤条件、气候因素等多维度深入剖析灌溉需求,积累了大量第一手数据与实践经验。
基于这些实践成果,实践团决定研发一套作物生长自适应灌溉调控系统。该系统能够精准检测土壤成分、天气变化等影响作物生长的关键因素,通过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专业分析,从而实现智能化的灌溉调控。期望借助这种科学、高效的方式,为农业生产提供精准化、自动化的灌溉指导,有效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与农产品质量,这与乡村振兴中产业兴旺的要求高度契合。
实践团成员学习黄瓜采摘与玉米采摘(郭依纯 徐熠婷 摄)
实践团成员与基地负责人吴文旭就初步搭建的作物生长自适应灌溉调控系统方案进行了深入专业的交流。吴文旭从农业生产实际需求出发,肯定了该系统的创新性思路与发展方向,同时,凭借丰富的行业经验,为实践团点明了优化方案,建议成员们运用统计学分析、相关性分析、机器学习算法等多元化分析方法处理土壤成分、天气变化等检测数据,以提升系统的准确性与普适性。
这套作物生长自适应灌溉调控系统能够根据不同作物的标准化种植模型及针对土壤酸碱度、环境数据等一些列数据自动调配水量、养分及杀虫剂,实现智能化、自适应的灌溉调控。实践团期望借助这种科学、高效的方式,为农业生产提供精准化、自动化的灌溉指导,有效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与农产品质量,这与乡村振兴中产业兴旺的要求高度契合。=
实践团成员与负责人吴文旭交流(徐熠婷 摄)
拓展销售渠道,筹备电商直播活动
实践团将工作重点转向农产品销售领域,与基地电商平台紧密合作,全力筹备电商直播活动。成员们运用专业知识,综合考虑农产品展示效果、物流配送便捷性、网络信号稳定性等因素,对直播路线进行了详细规划。同时,依据市场需求、产品特色、保质期等标准,从基地丰富的农产品资源中精心挑选出具有市场竞争力的带货农产品。
7月15日下午,直播活动准时开启。实践团成员凭借扎实的专业知识与出色的沟通能力,向观众详细介绍农产品的生长环境、营养价值、种植技术以及烹饪方法等信息,同时通过现场互动、抽奖等环节,增强观众的参与感与购买意愿。实践团期望借助电商直播这一新兴营销模式,打破地域限制,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推动乡村产业与市场的深度融合,促进农民增收。
实践团成员直播带货及介绍农作物(章俊楷 摄)
传播农业知识,培养乡村振兴后备人才
7月15日下午,实践团受学院“e”路童行实践团邀请,为连南瑶族自治县三江镇城西村的小朋友们带来一场别开生面的现代农业知识讲座。课堂上,实践团成员依托专业和下乡实践获取的知识,详细地介绍了基地的数字农事管理系统,让小朋友们直观深入地了解现代农业科技。随后,实践团成员联合基地工作人员,以形状大小不均的南瓜为例,深入浅出地分析讲解了农作物的生长因素,包括光照、温度、水分、土壤养分、病虫害等。
理论讲解结束后,实践团带领小朋友们走进农田,实地参观学习农作物的种植与采收方法,通过现场示范、互动答疑等方式,帮助同学们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紧密结合,加深对农业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培养乡村振兴的后备人才。
实践团成员带领城西村同学们参观农田(郭依纯 摄)
此次实践活动,“e”兴领航实践团充分发挥专业优势,将计算机技术、大数据分析、电商营销等知识与农业生产、农村教育紧密结合,不仅在农业实践与灌溉系统构建中得到了全方位的锻炼与提升,还积极传播农业知识与科技,为农业的现代化发展贡献了宝贵的青春智慧与力量,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与动力。未来,实践团将继续秉持助力乡村振兴的初心,持续开展相关实践活动,为乡村发展添砖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