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位置: 首页  学生工作  工作动态

【城理青年行】“e”兴领航实践团|聚焦农业数字化,赋能乡村振兴新实践

作者:李浩亮 浏览次数: 10 日期:2025-07-15

本网讯(记者 许桂铃)计算机工程学院/大数据学院“e”兴领航实践团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深入基层一线,依托计算机与大数据专业优势,探索科技赋能农业发展的新路径,以实际行动助力乡村振兴。

深入田间地头,直面农业发展难点

7月9日,实践团走进耘曦生态种植基地,在当地农民的指导下,成员们学习了茄子的采摘技巧,掌握了通过果实的颜色、形状、粗细和软硬程度来判断成熟度,深入了解农业生产中“看得准、动得快”的劳动经验。实践团在劳动过程中不仅切实体会到传统农业劳动的强度与辛苦,也发现了当前农业作业中存在的诸多人力瓶颈和效率短板。 

实践团田间劳作(实践团 摄)

科技赋能农田,探索农业转型新路径

秉承“数字赋能共富路,科技振兴青春行”的理念,实践团充分发挥计算机与大数据专业优势,深入思考农业生产与现代科技的融合路径。围绕“感知-决策-执行”数字化农业体系,团队成员针对农事中信息采集难、人工干预多等现实问题,提出了初步的解决方案,如利用智能传感设备实现温湿度监测、借助数据平台优化农产品供应链管理等。

此外,团队还就如何利用AI图像识别对农作物进行病虫害识别、产量预测进行了可行性探讨。实践不仅提升了学生们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应用的能力,也为乡村农业发展注入了更多科技元素和青春活力。

深入冷链体系助力农业高效增值

随后,实践团深入冷链分拣站开展专项调研,系统考察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中从预冷处理到终端配送的全流程作业环节。研究发现,冷链技术作为现代农业流通体系的核心支撑要素,其技术价值主要体现为:通过构建恒温、恒湿的标准化仓储运输环境,有效抑制微生物繁殖,延缓农产品生理衰败进程,进而实现降低货损率、维持产品鲜度与品质稳定性的目标。该技术体系的应用不仅突破了农产品跨区域流通的时空限制,更通过质量保障机制显著提升了农产品的市场溢价能力与品牌竞争力。

采摘的部分农产品展示(实践团 摄)

严控品质关口深挖冷链潜能

在分拣现场,实践团成员在工作人员的指导下,学习观察果蔬的外观、重量、质地等方面细微的标准差异,严格分拣出符合出货标准的果蔬。团队成员通过明确分工,高效完成分拣、质检、包装等全流程作业。此次实践不仅有效缓解了农户阶段性用工压力,更让团队深刻认识到现代冷链物流体系在提升农产品附加值中的核心作用。从农产品采收、仓储、运输到终端销售的全产业链条中,每个环节均需秉持科学严谨、精耕细作 的专业态度,既要严格把控质量安全关口,更要注重作业流程中的每个细节,切实保障农产品品质稳定与市场竞争力。

实践团包装农产品(实践团 摄)

总结展望,续写乡村振兴新篇章

本次“e”兴领航实践团深入基地,紧贴农业发展实际,聚焦数字化赋能路径,以青春之力投身广袤田野,以专业所长回应时代课题。团队成员在田间劳作中发现问题,在冷链物流中提出建议,在技术思考中寻求突破,不仅深化了对农业现代化的理解,也增强了服务乡村的责任感与使命感。

乡村振兴任重道远,未来,实践团将持续秉持“知行合一、科技助农”的初心,在田间地头深耕细作,为农业数字化注入新思路,用实际行动推动农业数字化转型升级,为乡村发展提供新动能,奋力书写新时代青年助力“三农”的青春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