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位置: 首页  学生工作  工作动态

AI赋能 智链启航 我校召开人工智能教学研讨会

作者:李浩亮 浏览次数: 10 日期:2025-03-26

本网讯(记者 宋禹亭) 3月20日下午,由教务处、教学质量管理处联合主办,计算机工程学院/大数据学院承办的“人工智能教学研讨会”在行政楼703报告厅举办。副校长魏德敏、教务处处长张星明、教学质量管理处处长王全迪、计算机工程学院/大数据学院院长奚建清出席会议,各学院教学副院长、专业负责人、教师代表80余人参会,共同探讨人工智能与教学创新的融合路径。会议由教务处处长张星明主持。

研讨会现场(学院团委宣传部 摄)

AI驱动教育革新,深化教学内涵

魏德敏在开幕辞中表示,人工智能正成为教育模式革新的核心动力。她介绍说,学校已率先将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转型为AI通识课,并通过跨学科项目式教学推动人才培养体系升级。她强调,AI不仅是技术工具,更是教育理念创新的引擎,需以学科融合与真实场景实践为抓手,实现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

副校长魏德敏致开幕词(学院团委宣传部 摄)

张星明进一步阐释了AI赋能教学的意义。他提出“以真实项目驱动课堂改革”的核心理念,呼吁各专业将企业真实项目转化为教学案例,推动“真题真做”的产教融合模式。

教务处处长张星明讲话(学院团委宣传部 摄)

分层育人,探索“AI+教学”新路径

会上,奚建清分享了计算机工程学院/大数据学院在AI教学领域的阶段性探索成果。他表示,学院积极响应号召,布局AI通识课程,将AI技术融入教学体系。学院老师通过课堂视频分析工具等项目,能够积极探索AI在教学中的应用。他强调,“AI+教学”的探索仍在进行中,未来将继续借鉴先进经验,推动教学工作不断发展。

学院院长奚建清分享AI赋能教学成果(学院团委宣传部 摄)

计算机工程学院/大数据学院教学副院长蔡沂重点分享了AI在教学中的应用与探索。她介绍了“全域AI人才分层培养思路”,提出“AI赋能的项目式教学五阶段课堂模式”,强调以知识图谱、智能辅助工具等技术支持个性化教学,通过项目式教学模式引导学生从被动学习转向主动实践,实现“教-学-用”闭环。

学院副院长蔡沂介绍全域AI人才分层培养思路(学院团委宣传部 摄)

多元实践,共话AI教学未来

会议期间,计算机工程学院/大数据学院多名教师代表围绕“AI+教学”主题,从AI工具应用、数字人教学平台建设、专业课程重构等角度展开系列报告,展现了AI技术在教学场景中的多样化实践与创新思考。

学院教师进行AI系列主题报告(宋禹亭 提供)

王全迪强调,学校将以“AI+教学”为切入点,完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鼓励各学院协同推进教学改革,共同推动教学质量的持续提升。

教学质量管理处处长王全迪发言(学院团委宣传部 摄)

会议最后,副校长魏德敏对会议内容进行了总结。魏德敏肯定了现阶段教学改革的成果,并寄语全体教师:“在发挥AI技术优势的同时,需坚守教育初心,平衡技术创新与人文关怀,让教学始终保有温度与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