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记者 李浩亮)为推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走深走实,深入调查研究发现问题、破解难题,切实推动学院高质量发展,6月15日下午,学院党总支书记罗军、副院长蔡沂、“互联网+”参赛团队师生等一行10人赴京东粤港澳大湾区(花都)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研究院、数字经济产业园(以下简称产业园)开展调研。
参观现场(李浩亮 摄)
产业园运营负责人邓俊欣、创新服务中心负责人陈淼桁等热情接待了调研团队。创新服务中心产业运营经理丁广谊首先对京东集团花都布局、合作共建方向以及产业园的AI技术研究、人工智能应用、产学研一体化、产业集聚、产业培育、产业创新等六大核心功能进行详细介绍,并带领学院调研团队参观了数字化展厅、花都特色产业带选品中心等园内设施平台。
座谈会上,邓俊欣简要讲述了京东集团的实力及产业园的发展历程、入驻流程、“平台+运营”模式的数字经济服务体系、“一研院、一园区、三中心、三平台”运作模式,指出产业园是广州市花都区政府与京东集团共同打造的粤港澳大湾区重点项目,旨在通过技术、运营和生态的赋能,为当地产业数智化转型建设提供前沿科技支撑,推动互联网新业态产业聚集和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并表示产业园在创新创业项目孵化方面具备雄厚的实力,希望未来能继续加深校企之间的合作交流。
座谈会现场(李浩亮 摄)
罗军对产业园负责人的热情接待表示感谢,对产业园在数字经济产业创新服务体系、人工智能、大数据、园区环境等领域的雄厚实力给予高度赞赏,并详细介绍了学院的办学定位、专业特色等情况,表示学院致力于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各专业与产业园的发展需求高度契合,期待双方未来能够在更多领域建立合作联系。蔡沂向产业园方介绍了校企产学研和“互联网+”参赛团队的情况,指出学院多措并举积极推动学生跨专业进行项目合作,优势互补、资源共享,扎实提高学生们的交流能力、合作意识、设计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参赛团队展示现场(李浩亮 摄)
随后,学院“互联网+”参赛团队向产业园方展示参赛创意方案。参赛团队就“基于RFID电子围栏的绿色安全快递包装解决方案”项目进行演示,强调项目专注于物流行业的智能仓储优化和绿色包装设计,并就有关商业模式、市场分析、如何提升项目的实用性和可行性等问题向产业园方寻求专业的建议和指导。与会人员展开热烈讨论,邓俊欣和陈淼桁也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详细解答,学生团队获得各方面需要改善的意见和建议。会后,2021级软件工程专业学生代表高睿表示:“很感谢学院带领我们团队参加此次调研,我们不仅在技术细节上收获颇多,还发现理论与实际之间的差异,更学习到如何切实地制定商业模式,对后续参加互联网+比赛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
据悉,学院高度重视调查研究工作,自主题教育开展以来,精心制定系列调查研究工作方案,学院领导多次带队外出开展调研,并不断抓好调研成果运用,切实把调研成果转化为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专业人才的有力举措,以高质量调查研究推动学院事业高质量发展。